查看原文
其他

记华南生物防治之父蒲蛰龙院士

华南农大校史馆 华南农业大学校史馆 2022-04-20

华南农业大学

灿烂星辰之蒲蛰龙








蒲蛰龙(1912—1997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杰出的昆虫学家、中国害虫生物防治奠基人。他先后在中山大学农学院、华南农学院、中山大学生物系、中山大学昆虫学研究所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历任广东省农业试验场场长,中国科学院中南昆虫研究所所长,中山大学副校长、顾问,中山大学昆虫学研究所所长,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国际有害动植物生物防治组织东南亚分部理事,中国昆虫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生态学会、中国昆虫学会荣誉理事,第二、三届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席,第四届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名誉主席。1964年起连续五届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1980年,获明尼苏达大学授予该校最高荣誉奖“优秀成就奖”(首位中国籍学者)。同年11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生物学学部委员(院士)。1992年,荣获广东省委、省政府授予的“广东省杰出贡献科学家”称号。









从优秀学子到治虫救星




蒲蛰龙,广东省钦州县(今属广西)人,祖籍四川,出生于云南。在昆虫领域,蒲蛰龙学识渊博,成就斐然。因儿时经历,蒲蛰龙自小便对中国农村的贫穷及农业生产落后的现状耳濡目染,因此立志要为中国农业的改造和发展,为农民的幸福贡献自己的力量。这样的想法促使他在大学时选择了农学院的昆虫学科作为自己的主攻方向。


1931年,蒲蛰龙如愿考入国立中山大学农学系。大学期间,蒲蛰龙针对广东各地松林大面积为松毛虫所害的实际情况,亲自到林区找松毛虫喂养。尽管实验设备简陋,他还是细心地观察松毛虫的形态结构、生活规律和生命过程,探寻防治松毛虫的有效方法。1935年,他从国立中山大学农学院毕业时,论文《松毛虫形态、解剖、组织及生活史的研究》成为广东乃至全国首篇较全面论述和防治松毛虫的理论依据方面的重要文献。因此,蒲蛰龙获得了中山大学农学院颁发的“毕业论文奖”和“优秀成绩奖”,这在当年的农学院是难得的殊荣。同年,他考入燕京大学研究院生物学部,1937年回中山大学任教。1946年获美国国务院奖学金,赴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留学,攻读博士学位,兼做科学研究工作,1949年获明尼苏达大学哲学博士学位。毕业后他放弃国外舒适优越的生活,毅然携夫人利翠英教授归国,之后倾毕生所学为祖国的昆虫生物防治科教事业奋斗终生。


1972年蒲蛰龙和利翠英在研究平腹小蜂繁蜂箱


蒲蛰龙是虫害的救星,亦是农民的益友。“以虫治虫”促进生态平衡的绿色发展理念是蒲蛰龙开展昆虫生物防治研究的初心也是他研究的强项,但是他在“以菌治虫”这个领域也颇有建树。早在20世纪40年代,蒲蛰龙就开始关注微生物治虫,为深入利用微生物防治害虫的研究,他查阅了大量相关资料,带领年轻教师进行了对昆虫类立克次氏体及昆虫疾病的理论和应用技术的研究。为弄清昆虫病毒的超微结构,他废寝忘食地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研究,并利用昆虫病毒进行了大量田间试验,该项研究为昆虫病理学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末,蒲蛰龙开始研究和利用赤眼蜂防治甘蔗螟虫,并首次发现蓖麻蚕卵可作为繁殖赤眼蜂的优良寄主。1958年蒲蛰龙率先在广东顺德县建立了全国第一个赤眼蜂站,为全国各地培养了一大批技术骨干。赤眼蜂防治甘蔗螟虫这项技术得到大面积的推广应用,受到国际同行的高度称赞,被誉为“中国独创”。这项研究与试验的成功也使得蒲蛰龙成为中国将“以虫治虫”从实验室推广应用到大田生产中的第一人。此后,他在“以虫治虫”的领域又相继取得了各种显著的成就。在兼任中国科学院中南昆虫研究所所长期间,蒲蛰龙组织和指导该所研究人员开展平腹小蜂防治荔枝蝽象的研究,并在从化等广州市郊区推广应用。同时,他还在湘西黔阳地区做柞蚕放养等科学实验,并对危害粮、棉、蔬菜的斜纹夜蛾的核多角体病毒开展系统研究。针对吹绵蚧对木麻黄防风林的危害,他从苏联引进澳洲瓢虫和孟氏隐唇瓢虫以防治吹绵蚧,起到了“一劳永逸”的良效。除此之外,蒲蛰龙对我国一千多年前“以虫治虫”的方法加以总结和改良,利用黄猄蚁很好地防治了柑橘害虫,解决了许多农业生产出现的实际问题,切实为农民排忧解难。


蒲蛰龙在实验室研究昆虫


1962年蒲蛰龙创立中山大学昆虫生态研究室。70年代,已是花甲之年的他还去四会大沙开展水稻害虫生物综合防治研究。他亲自下田调查,访问农户,不辞劳苦为农业干部、农民技术员讲课。1978年创建中山大学昆虫学研究所。80年代初,身为广东省防治松突圆蚧技术顾问组副组长的蒲蛰龙提出了改善生态环境,引进天敌进行生物防治的策略,引进花角蚜小蜂,控制了当时被称为“森林大火”的松突圆蚧的危害。经过近30年的深入研究,1985年蒲蛰龙主持的“以生物防治为主的水稻害虫综合防治”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995年他建立了生物防治国家重点实验室。蒲蛰龙教授在立足实践的基础上不断研究发掘而取得重大成果,他的一系列成就使得生物防治害虫的理论及实际应用有了质的飞跃,不仅节省了喷施农药的开支,确保农田丰收,还有效降低了农药残留,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对农田生态环境的改善、促进绿色生态的研究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蒲蛰龙在广州市郊新滘调查蔬菜螟虫害





从春蚕烛炬到高山景行




蒲蛰龙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作为一个自然科学工作者,胸怀要豁达,意志要坚定,要扩大视野,重贤器才蒲蛰龙不仅是一位德高望重的科学工作者,还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家,他像一片肥沃的土地,以自身心血滋养培育了众多学生。


蒲蛰龙的教育生涯在其学生时代就已经开始了。在燕京大学研究院生物学部读研期间,除了完成研究生毕业论文外,他还修习了不少生物学基础理论,这为其以后的教学研究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37年,蒲蛰龙回国立中山大学任教,为使自己具备更全面更完整的昆虫学教学和科研能力,蒲蛰龙决定出国深造。学成归国后蒲蛰龙先为中山大学教授,后又兼任广东省农业试验场(广东省农业科学研究院前身)场长。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他在华南农学院(今华南农业大学)任教授。在华南农学院期间,他是昆虫毒理研究室的一员,与赵善欢等杰出的学者一起在害虫防治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培育出一批批优秀的学生。这些都为今日华南农业大学的昆虫生态毒理重点实验室能够被评为广东普通高校重点实验室打下了坚实基础。


蒲蛰龙常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当教师的,一定要设法让学生超越自己,否则,国家的科学技术就不可能向前发展。”为此,他倾其所学,毫无保留地悉数教授给自己的学生。对于年轻人,蒲蛰龙是有所偏爱的。他积极扶持有才华的年轻人,鼓励他们深造学习,对学成归国的青年学者他会选贤任能,为其提供更多科研领域的发展机会。1984年11月,中国昆虫学会成立40周年纪念大会和学术报告会在北京召开。当时蒲蛰龙的学生王珣章刚从英国回来,若按照资历,他是无法出席此次会议的,但蒲蛰龙为了让他多了解一些国内外昆虫学科近年来的发展情况,多接触熟悉一些专家学者,极力主张推荐让他参加了这次会议,并在会上利用各种难得的机会把他介绍给国内外著名的昆虫学家。蒲蛰龙就是这样不会错过每一个让年轻人学习和进步的机会。

蒲蛰龙教授在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留影


《论语·述而》言:“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与传统教学思路不同,蒲蛰龙坚持启发式教学与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的主张不谋而合。其研究生弟子回忆,平时教授上实验课时不会自己“唱独角戏”,而是组织擅长不同实验手段的教师共同指导学生。这正是蒲蛰龙重视“三基”教学,强调学生要掌握好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操作方法,注重培养学生开阔思维、强化动手能力的一个体现。


蒲蛰龙是一个很擅长言传身教的老师。1949年新中国成立,国内百废待兴,就在此时,蒲蛰龙毕业于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毕业后他毅然放弃了国外舒适优越的生活回到祖国,将自己的才华奉献给了祖国和人民,这一选择直接影响着他的一生。他的这份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在其之后的教学生涯中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的学生。庞义是1978年中国恢复研究生招生后蒲蛰龙培养的首个博士研究生,“受了蒲老的感召”,他出国留学五年后毅然选择回国工作。学生黄治河也对蒲老师满怀感激之情,深受其大义影响,一直坚持做一个正直有为的人。他说:“好的老师给我们留下好的印象,那我们就将老师好的作风带入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去。”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蒲蛰龙一直用行动默默感化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1951-1956年蒲蛰龙当选全国劳动模范

到北京出席表彰大会留影





华南生物防治之父




蒲蛰龙先后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近200篇,出版专著6部,其研究成果荣获多项国家级、省级、部级奖励。他高深的学术造诣和丰硕的研究成果得到国内外同行专家高度评价和认可。1980年蒲蛰龙荣获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最高荣誉奖“优秀成就奖”。


1991年,美国有害生物综合防治杂志评价蒲蛰龙院士为“华南生物防治之父”,蒲蛰龙教授不愧是生物防治领域的一座丰碑。


1997年12月31日零时45分,这位功勋卓著的一代昆虫大师因病医治无效,在广州溘然辞世,享年86岁。


坦荡浮沉九十秋,尖端科技邃精求。

忽传噩耗惊魂断,痛悼宗师暗泪流。

俯首毕生无所怨,育英遗绩实堪讴。

高风典范人皆仰,更恸弥留系国猷。


这是苏世炘在《科学中国人》(2001年第2期)发表的一篇文章中所写的一首诗,短短56个字表达了作者对“华南生物防治之父”的蒲蛰龙的崇高敬意。





蛰 虫 始 振




“蛰”本指动物冬眠。《说文解字》言:“蛰,藏也。”人如其名,终其一生,蒲蛰龙教授“深耕”于农田,“蜇伏”于民间。“蛰龙”即蒲蛰龙一生之写照。其朴素的名字扎根于大地,真实地镌刻在农民心中,永远被后人铭记!



本文来源于:

《璀璨华农•人物传(第1辑)》

采写

陈源,罗家欣,刘晓生

微信编辑

秦炜梁、何可曼

责任编辑

陈源


华南农业大学校史文化宣讲团出品

我们尊重原创

如需转载

请联系后台获得授权并标明出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